楚天都市報訊 圖為:北京環保部門派出的探測車
  以前遭遇霧霾時,大家都盼著起風,可昨日霧霾卻是伴著大風而來。
  網友說,大風把霧霾從北京吹到了武漢,這句玩笑話現在找到了科學依據——11日開始,武漢市環保局聯合北京、濟南、合肥環保部門,派出4台環境探測車,隨冷空氣南下的步伐,邊行駛邊監測,一路追蹤北方城市的污染團。昨晚7時左右,4台探測車先後抵達武漢。經過監測發現,基本確定此次空氣污染是由北往南運動。
  環境專家介紹,本次聯合追蹤霧霾行動,採集了大量珍貴的監測數據,對今後更準確地預警預報空氣質量、分析霧霾成因提供了參考數據。
  北風呼呼 空氣質量一夜變差
  昨天早上開始,四五級的北風呼呼直吹,除了帶來明顯的降溫外,江城市民還感覺到,整個天都灰濛蒙的,空氣質量比前天差了不少。中午前後,隨著風力的減弱,霧霾現象有所緩解。但到了傍晚時分,大風再次颳起,霧霾卷土重來,城市的高樓隱沒於霧霾之中。
  武漢市環保局介紹,昨日凌晨3時開始,武漢城區顆粒物濃度急劇上升,PM10濃度從102微克/立方米上升至238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從93微克/立方米上升至224微克/立方米;上午8點,PM2.5小時濃度值一度到達224微克/立方米,為24小時內最高。這也是本月以來,武漢遭遇的第二次霧霾天氣。
  武漢市環境監測中心工作人員稱,進入十月份後,武漢大氣擴散條件相對較差,本地污染物累積,加上此次冷空氣帶來的外來污染物輸送,導致武漢霧霾天氣頻發。
  不過,好在昨天武漢空氣擴散條件較好,且此次總體污染物有南移的過程,昨天9時以後空氣污染減輕到輕度。昨晚11時,武漢市9個監測點的PM2.5小時濃度值已經下降至100微克/立方米左右,污染有所緩解。武漢市環境監測中心發佈的預報稱,今日空氣質量指數在101-131之間,屬於輕度污染。
  據武漢中心氣象臺預報,武漢今明仍是晴好天,最高氣溫繼續下降到22℃,偏北風將從4到5級,減弱到2到3級。
  一路向南 4台探測車追蹤霧霾
  江城昨日的污染物從何而來?與北方城市的霧霾是否有關?
  武漢市環境監測中心主任梁勝文介紹,10月7日前後北方形成比較明顯的污染團,由於這個季節多北風,在經過準確觀測後,中科院大氣研究所專家預測此次冷空氣南下,污染團會一路沿著京廣線影響至武漢,因此確定11日早上實施首次聯合追蹤污染團行動。
  當天,來自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濟南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和武漢市環境監測站的四路專家,隨4台移動檢測車分別從四個地區出發。其中北京、濟南、合肥三路專家到鄭州集合後,於昨日7時從鄭州開往武漢,沿路分工監測不同數據,為最終的研究做參考。除了流動監測外,為彌補地面站點不足,武漢市的專家在離湖北較近的河南南陽桐柏縣設一個固定監測點,監測數據將與另外三路專家的監測結果相互配合。
  “這次移動監測的成本很高,花費的人力、物力很大。”梁勝文說,市區固定的監測點不能移動監測數據,這次使用的探測車可以做到邊移動邊監測,不僅可以測到地面空氣中的污染物,還可以垂直測試到5公裡外的上空空氣數據,甚至可以測到哪條路、哪片區域污染物的具體數值。每台探測車包括氣溶膠激光雷達、黑探儀、風雷達等不同設備,相互分工監測不同數據,不少設備十幾萬一臺,因此一臺探測車價值上百萬元。
  數據證實 霧霾確實會隨風而動
  前日11時,武漢市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胡世祥帶隊前往河南南陽市桐柏縣,負責在該地的定點監測。專家組當晚10時到達桐柏縣,一直監測到昨日上午8時,開始返程,來回奔襲600公里。
  一路監測的數據顯示,此次污染團自北向南移動。去時隨州、孝感均為重度污染,到了河南境內,PM2.5、PM10等主要指標都在40-90之間,證明污染團前鋒已過河南、進入湖北。昨日返程時,孝感一帶的PM2.5、PM10又降為80。
  11日11時30分,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譚自強博士也帶隊乘坐探測車從北京出發,走大廣高速轉京港澳高速,當晚10時多到達鄭州。從北京出發時,北京市區內污染指數明顯比較高,抵達鄭州後,污染團已經南下,鄭州夜間的空氣污染情況開始加重,在鄭州大學監測時,PM2.5的小時數值在200以上,而昨日早上由於冷空氣已經過境,PM2.5的數值也回落到了50左右。
  昨日7時,譚自強帶隊與濟南、合肥的專家匯合後一起沿京港澳高速開往武漢,可以明顯感覺到污染由北向南擴散的痕跡。途經許昌時,PM2.5的監測數值高達300,途經漯河時,由於該處在修路,PM2.5的數值高達四五百,這也充分說明施工對PM2.5的影響相當大。譚自強表示,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看到,污染團由北向南擴散,途中濃度有所稀釋。
  此外,中科院大氣研究所、濟南市環保局的探測車輛,沿途監測所獲數據同樣顯示,空氣質量由北向南逐漸變差。
  有助預測 今後會經常追蹤監測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自發告訴記者,監測車本應在昨日凌晨連夜趕到武漢,但由於車速慢於污染團的移動速度,而且車輛損壞、車內設備需要充電等延誤了追趕時間,因此落在了污染團的後面。下一步,他們會提高監測車設備的配置,做出一個更完備的追蹤系統。
  “監測數據顯示,昨天早上8時武漢市空氣污染最為嚴重,此時北方城市的污染團恰好南移到武漢,基本可以確定此次污染是由北往南運動。”王自發介紹,根據幾路監測數據,可以初步判斷,武漢此次霧霾天氣,除了本地污染物累積的原因外,北方城市污染物由北向南運動,明顯加重了污染程度。
  為何要花如此大力氣追蹤污染源?“治理污染首先要瞭解污染。”梁勝文介紹,此次武漢市首次聯手四地共同開展污染物追蹤觀測,是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一次有益嘗試。不僅對外源輸入性污染從發生到最後逐步消散進行了全程監控,還原了武漢受此影響、污染變化的全過程,同時還採集到了大量珍貴數據,大大拓展了武漢市空氣質量監測半徑。
  梁勝文表示,今後圍繞武漢的空氣質量變化進行的追蹤監測,可能會越來越多。所有監測項目數據,都可以成為分析大氣污染帶移動和變化規律的有效參考值。動態數據掌握得越多,以後環保部門發佈的空氣質量預報就會越來越精準。
  (原標題:圖文:四台探測車南下追霾到武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d71sdchl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